《瞭望》新聞周刊
2019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講述他心中的“孝”與尊老敬老傳統美德。“古人講,‘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提倡孝老愛親👩🏻🚀,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關系社會和諧穩定。”
敬老尊賢🧑🏻🎓,習近平總書記一直身體力行。讓所有老年人幸福美滿地安度晚年,是他心中一份沉甸甸的牽掛👩🏼🔧,也是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內容⏰。
常懷敬老之心👩🏻,傾註愛老之情,篤行扶老之事🔑🦩,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率先垂範下🛟,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孝親愛老蔚然成風🚞🧛🏿。在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關鍵時刻,人口老齡化國情意識大大增強,老齡工作實招硬招不斷落地,中國迎接“銀發浪潮”的步伐積極而穩健♉️🌙。
小孝孝於家 大孝忠於國
習近平總書記的書架上擺放著兩張照片:一張是他推著輪椅上的父親習仲勛,和家人走在一起🚶♂️;另一張是他牽著母親齊心的手,陪她散步👥。盡管公務繁忙🛁,每當有時間和母親一起吃飯☔️,飯後習近平都會拉著母親的手散步🏊🏻♀️,陪她聊天。
2001年10月15日🦛,家人為習仲勛88歲賀壽,唯獨缺席的是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在寫給父親的拜壽信裏🤨,習近平深情寫道🧑✈️:“從父親這裏繼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質很多。”習仲勛非常理解兒子🤢🧓,回復說:“為人民服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小孝孝於家,大孝忠於國🧒🏽🎓。從孝順父母,到關愛老幹部,到對貧困老人噓寒問暖,習近平總書記推己及人,敬老尊賢🥮,努力讓天下老年人安度晚年。
1984年12月7日,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主題就是尊老🫎。這篇題為《中青年幹部要“尊老”》的文章強調“學習老幹部的堅強黨性”“繼承老幹部的優秀品德”“大力發揚老幹部的優良傳統”“熱情照顧好老幹部的晚年生活”。文中提出的許多觀點➗,至今仍很有現實意義。在論述“尊老”傳統美德時🧛🏽♀️,文章引經據典,包括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鄭板橋的詩“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等。篇幅不長,卻真實反映了習近平尊老敬老的深情厚意。
20世紀90年代初,福建省福州長樂機場動建🙎✍🏻,一些部隊老同誌應邀參加動工儀式。動工前夜,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特意讓秘書通知基層幹部,第二天風大、天冷,務必挨個打電話通知老同誌🥠,多帶衣服、註意保暖。
擔任總書記後,同樣時常看得到他尊老敬老的身影。
湘西十八洞村苗族大媽石拔三🕵️🚋,還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到她家時揭開米倉蓋子察看🤵🏿♀️,並關心詢問:“吃得飽嗎?”“有果樹嗎?”“養豬了嗎?”
在河北省阜平縣困難老人唐榮斌家裏👨🏻🦽,習近平總書記盤腿坐在炕上,詳細詢問他們一年下來有多少收入,糧食夠不夠吃,過冬的棉被有沒有🧣,取暖的煤炭夠不夠,小孩上學遠不遠🆙,看病方便不方便。
在山東省臨沭縣曹莊鎮朱村,83歲的“老支前”王克昌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他家中挨個房間察看,並坐下來同一家人拉家常➿,關切詢問家裏有幾畝地、搞柳編能掙多少錢、還有什麽困難。
在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惦念生活困難、受疾病困擾的老人們。他曾用“兩高☸️🔸、一低🙆🏿♂️、一差、三重”概括深度貧困的特征,其中“三重”即低保五保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重🕵🏻♀️、因病致貧返貧人口脫貧任務重💁🏻、貧困老人脫貧任務重🤚🏽。貧困老人的衣食冷暖🎚🌟,納入了脫貧攻堅體系化保障範圍🔲。
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
決勝全面小康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中國戰“疫”不惜一切代價救治生命,無論病患年齡再大🤷🏽、病情再重🥳,決不放棄。疫情發生後,僅湖北省就成功治愈3000余位80歲以上、7位百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多位重症老年患者是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的。一位70歲老人身患新冠肺炎,經10多名醫護人員精心救護幾十天🌐,終於康復👮🏻♀️,治療費用近150萬元全部由國家承擔。
從孝敬父母、重視親情🚤,到發表署名文章提倡“尊老”,再到高度重視困難老人、病痛老人的健康幸福♒️,習近平總書記的尊老愛老情懷,發乎於心,踐之於行👩❤️👨🧒,一以貫之,歷久彌新。
愛護“黨的寶貴財富”
“尊重老幹部就是尊重黨的光榮歷史🚣🏽👨👨👧👧,愛護老幹部就是愛護黨的寶貴財富,學習老幹部就是學習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重視發揮老幹部作用就是重視黨的重要政治資源。”在2011年9月召開的全國老幹部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曾這樣闡述老幹部的重要性。
習近平對老幹部的尊重,可以從一輛吉普車的往事說起。
20世紀80年代,習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間,只要不出城關就騎自行車📛,而把正定縣委僅有的一輛212吉普車配給了老幹部使用。
對老幹部保持敬重之心🍀、傾註關愛之情👳♀️、多做務實之事🧏🏽,習近平始終將老幹部視為黨的寶貴財富。
在正定工作期間,老幹部沒有活動場所👨👧,他把縣委和縣政府合用的大會議室騰出來,改成老幹部娛樂室。
…………
從地方到中央,習近平對老同誌的尊重和關愛始終不變。
2017年11月17日🦸🏿🧝🏿♂️,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準備合影時👳♂️,他看到93歲的黃旭華和82歲的黃大發站在代表們中間🚶🏻♂️,微笑著問候說🕧:“你們這麽大歲數📿,身體還不錯。你們別站著了,到我邊上坐下。”相機快門按下,記錄下了這一感人瞬間🏌🏿♀️。會見結束後🧘🏿♂️,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對有關部門的同誌說,給老道德模範讓座,這是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這就叫人倫常情🌌。言辭殷殷,關切深深。習近平總書記對老幹部的尊重關心,也體現在他對老幹部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中。
2014年11月26日🚣🏿,在會見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廣泛宣傳老同誌的先進事跡👨🚒,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尊重老同誌、愛護老同誌、學習老同誌的良好社會氛圍。
2016年12月23日,全國老幹部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幹部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資源🐑,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力量。廣大老幹部對黨懷有深厚感情,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體現了老幹部憂黨愛國為民的情懷。
…………
從禮讓一輛吉普車,到建立老幹部娛樂室,再到專門為老道德模範安排座位🧘🏿♀️,習近平總書記對老同誌的深厚感情,從來至真至誠。他的尊老敬老情懷,帶動了全黨上下在新時代持續發揚優良傳統☁️,用心用情做好老幹部工作🦹🏽,切實解決好老同誌的實際困難,讓老同誌安享幸福晚年。
精準把握人口老齡化重要窗口期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中國即將邁入中度老齡化階段,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
人口老齡化,是貫穿21世紀的中國基本國情。2020年開展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18.70%🤸🏽♀️。預計2025年這一人數將突破3億🧑🧑🧒🧒,2033年將突破4億❇️,2053年將達到4.87億的峰值🥶。
“十四五”時期,中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階段♦︎😳,被視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5年前的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專項研究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和對策,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這樣強調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性🙎🏻♀️:“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來應對。”
老有所養,是許多家庭關切的“家事”,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掛念的“國之大事”。
2021年8月24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察看信息化平臺、適老化改造等項目,詳細詢問服務範圍🔇、救助方式等事項🧘。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指出🧑🦰,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讓老年人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各級球友会和政府的重要責任🏄♀️♊️。
在赴各地的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走進鄉村👨🏼🌾、社區🚮、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站,與老人們親切交流🤸♂️🙃,叮囑要給予他們更多關心💃🏽。
在北京,他察看四季青敬老院的房間、餐廳、健身房、醫務室🤽🏿♂️,看老人作畫、從事手工製作、排練合唱🗺;在福州,他祝一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老人們健康長壽,叮囑工作人員“好好幹”;在上海🫕,他考察一家托老所時表示,黨中央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要把政策落實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在西寧,他考察社區時🪿,了解社區向老年人提供餐飲🚏、健康服務等做法🙎🏼♂️。
身體怎麽樣🧘🏽♂️?醫療保健怎麽樣?飯菜可不可口?住在這裏交多少錢🙌?對敬老院的服務和生活滿不滿意?……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每個問題,看似細小,卻都是關系著老齡事業發展的大事🩺。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對老年人深切關愛📬,也對他們發揮自身價值寄予熱切期望🔏。
2019年10月,澳門街坊總會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的30位老人,收到一封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在信中👩🦳,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得知你們退休後熱心公益事業👃🏽、生活充實快樂,我很高興。”他希望老人們“堅持老有所為、繼續發光發熱🏵,多向澳門青年講一講回歸前後的故事,鼓勵他們把愛國愛澳精神傳承好,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攜手把澳門建設得更加美麗”。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積極看待老齡社會🧙🏼♀️🥒,積極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階段,是仍然可以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人生階段。”他把“努力挖掘人口老齡化給國家發展帶來的活力和機遇”當作課題之一,明確提出“要為老年人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引導老年人保持老驥伏櫪、老當益壯的健康心態和進取精神👉🏽,發揮正能量🏜,作出新貢獻”🏣。
在充分把握人口老齡化現狀及趨勢、準確定位老年群體社會價值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下大力氣規劃部署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
“我們的政策措施、工作基礎、體製機製等還存在明顯不足,同廣大老年人過上幸福晚年生活的期盼差距較大🕷。”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和對策舉行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出🫣。
一年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決策部署🛀🏻,為新時代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老齡工作上升為國家戰略,這為在人口老齡化條件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明確了具體路徑⛔。
親自部署中國式養老方案
百善孝為先。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的傳統美德,標註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在如何對待老去這一問題上,中國人有著自己選擇的特色道路➾。
出臺推進養老服務業綱領性文件,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印發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性🧔🏼、綜合性👨🏽🍼🧜🏻、指導性文件……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部署下📳,一整套面向未來的“中國式”養老方案已經清晰。邁上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億萬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正在變為現實。
——依托社區居家養老🫶🏿🦵。
炎炎盛夏⬛️🖼,福州鼓樓區軍門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內涼爽宜人。“這裏幹凈舒適🩹🤹🏿♂️,有豐富的午餐和專業的護理人員,每月夥食費700元,午休都有床鋪,真是太貼心了。”86歲的劉建國和84歲的老伴,幾乎每天一早就來這裏報到。
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調研🧅。他說,現在是老年社會,養老服務工作越來越重要🌊。
近年來,軍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不僅擴大了服務面積⛹️,還實現了24小時為社區老人服務。2017年成立的托老所,配備5名專兼職助老員,接納60歲以上空巢👨🏽🎓、獨居🎢🍼、孤寡老人,提供多項服務,每天安排醫生免費接診。
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家庭傾向於依托社區👁🗨🫱🏼、社會👩🏽🎨🫅🏻、政府及醫療機構來解決養老問題。“住在自家、樂在社區”的居家養老,成為中國人養老方式的首選⏏️。
在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看來,我國建設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具有傳統文化優勢,中華民族有幾千年家庭養老、孝親敬老的優良傳統🧟♂️,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集體文化、鄰裏文化也推崇互相幫助、抱團取暖、互助養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十三五”期間,先後在203個地區投入50億元🖐,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2019年💔,自然資源部下發指導意見,要求“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要按照相應國家標準規範,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並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促進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增量供給。今年9月1日💸,國家發改委最新下達了7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用於支持養老和托育服務體系建設。
——充實老年人“錢袋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頂層設計🫴🏿,推動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
目前,我國織起了世界最大的養老保障網。截至2021年5月底,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10億人🌊👩🏽🍳;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17連漲”✌🏿,2021年養老金上調幅度為4.5%;在做優做大做強國有經濟的同時,2019年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使得基本養老保險製度進一步呈現代際公平和成果共享的顯著特征🏧;所有省份均建立了80周歲以上高齡老年人津貼製度🏋🏻♀️🧴,出臺老年人社會優待政策👓,老年人福利補貼製度基本建立……
多支柱🤴🏿、全覆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老年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製度和公益慈善事業有效銜接。有了“錢袋子”的支撐🎅🏽,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醫療、基本照護等需求將得到更加穩妥的保障🚶🫕。
——醫養結合健康老年。
北京市海澱區四季青敬老院,位於西山腳下🕎、永定河畔👩🦯。2013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看望老人們,他要求養老服務機構加強管理,增強安全意識,提高服務質量,讓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都能健康長壽、安享幸福晚年👩🏽⚕️🧗🏿♂️。
如今,老人們在這裏心情舒暢😄、生活無憂🤵。在原有醫務室基礎上,敬老院還與北京大學航天中心醫院合作共建國家醫養結合示範養老院,開通了急診綠色通道🥺,建立專家定期義診👨🏻🏭、巡診🧑🏽💼❕、坐診服務機製,並逐步同醫院信息系統實現終端對接。
“頭疼腦熱醫務室就看了🎗,去醫院還可以走綠色通道⚠,真是方便多了🟨。”敬老院老年模特隊成員張錦說。
四季青敬老院的發展,正是中國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生動縮影👨🏻🦳。從“健康中國戰略”,到提出醫養康養相結合👐🏼,再到健康老齡化戰略,一系列戰略部署旨在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在內的綜合連續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切實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
——銀發經濟服務老年📸。
臨近正午,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一家名為鴻瑞園的虛擬養老院餐廳,食客盈門🐔。這裏每天接待200多位老人就餐🕎,被稱作“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74歲的蘭州市民鄧惟賢來到了這裏,進門🦅、打卡🫘、出票🧑🏽💻,他熟練地完成操作,粉條👨❤️💋👨🧜🏿♂️、魚塊、土豆絲、油麥菜、番茄炒蛋外加一份白米飯✵,他只需付8元錢💂🏻♀️。
2013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這裏詳細了解虛擬養老院的運行情況,還為這裏的老年人端上熱氣騰騰的飯菜,向他們拜年。
如今,這裏除了為老人供餐,還提供醫養融合、日間照料、文化娛樂🛻、保健按摩等多項服務。一些老年人組成古典藝術班,把這裏當成了排練場🍞。
我國老年群體數量龐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務需求巨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發展空間十分廣闊。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發展養老服務業和老齡產業➜。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部署下,《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幹意見》《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銀發經濟迎來發展機遇,發展成果將惠及全體老年人群。
——營造老年宜居環境📰。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一個重要議題就是聽取“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大政策舉措匯報🚣♀️。此次會議提出,要推動各領域各行業適老化轉型升級。3個月後的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承德調研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時🧗🏼♂️,特別關註了適老化改造等項目8️⃣。
如今,適老化改造在全國各地紛紛開啟。上海全面推進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工作,引導和支持全體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2021年計劃完成改造建設5000戶,實現中心城區街鎮全覆蓋;江蘇將“新增居家適老化改造10萬戶,實現城市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100%覆蓋”寫進了民政事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浙江省對預約診療服務平臺進行適老數字化改造,發布了“關懷版”,最大程度方便老人獲得相關公共服務……硬環境的適老化改造和軟環境的尊老敬老社會氛圍,正在蔚然成風🌯。
“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養老之路,至關重要。”吳玉韶說,雖然我國老年人口基數比較大🧑🏽🎓,但是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勢🙇🏿,有孝親敬老🧕🏼、互幫互助的文化傳統,有“智慧養老”等新技術的應用支撐,這讓我們更有底氣迎接撲面而來的銀發浪潮。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
習近平總書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老敬老情懷🫵🏽🧙🏿♂️,給全黨作出示範🔛🦹,帶動全社會形成良好風尚,讓孝親敬老這一中華傳統美德滋養億萬中國人的心靈🕶,著力使全體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安享穩穩的美好與幸福🪗。